政策持续发力 各地新基建按下快进键

2022-04-17 00:00:00

2022年4月11日,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,深圳市市长覃伟中表示,要加大高质量投资力度,2022年深圳市将适度超前布局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市政、信息等基础设施,全年基础设施投资2200亿元、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000亿元。

事实上,自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数字基础设施相关规划,从顶层设计上高度重视,从行动上加快建设步伐。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梳理发现,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明确2022年5G基站、工业互联网、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,并将新基建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发力点。

“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是稳增长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现实需要。”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传统基建对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有所减弱的背景下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在稳投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。

此外,4月13日,工信部发布《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》,提出夯实基础设施,针对5G网络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出了多个年度目标,2022年或将成为新基建的发展大年。

按下快进键

新基建主要指以5G、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,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。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”的要求后,全国各地的新基建项目正在加速布局。

3月底,深圳市政府印发《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,提出加快升级网络接入设施、致力打造信息通信枢纽、加快构建物联感知体系、协同部署数据和算力设施、前瞻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、全面夯实关键支撑能力等6大任务、10大重点工程和28条具体举措。

此后,2022年4月6日,《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(2021-2025年)》正式发布,在这份规划中,郑州市提出,围绕信息基础设施、融合基础设施、创新基础设施打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体系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,建成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。

同时,“十四五”期间,郑州市将以专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,通过实施3类信息新型基础设施、8类融合新型基础设施、1类创新新型基础设施,建立动态重点项目库,谋划超过230个项目,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。

不仅是以上两地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发展规划,明确2022年5G基站、工业互联网、数据中心等建设计划,并将新基建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发力点。

如山东省聚焦数字基建、数字产业化部署七大专项行动,今年底将新开通5G基站6万个;广东省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,加大5G赋能行业应用推广力度;上海市明确2022年全面完成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,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,建设超大规模开放算力平台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;安徽省将实施“新基建+”行动,创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、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集群。

“新基建加速布局,主要源于两个因素。首先,信息技术飞速发展,新基建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,突出表现为新技术、新应用和新平台,因此,在一定程度上超前布局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,包括社会形态、企业产能以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。其次,新基建对于数字化转型、数字化研发、数字化平台以及数字化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。所以说,加速研发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数字化转型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向记者表示,新基建的投资拉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恢复,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因此,全国各地纷纷布局新基建,新基建驶上快车道。

政策持续发力

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布局新基建的背后,是政策的不断加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数字基础设施相关规划、政策、文件,从顶层设计上高度重视,从行动上加快建设步伐,为新基建建设保驾护航。

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“新基建”一词首次面世,2019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到“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”,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提出“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”,2020年4月20日,国家发改委对新基建作出权威解读: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以技术创新为驱动,以信息网络为基础,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,提供数字转型、智能升级、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。

2022年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再次强调“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,推进5G规模化应用,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”,数字新基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、基础性、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。

与此同时,为系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、应用、安全一体化发展,去年以来,工信部密集发布《“双千兆”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《5G应用“扬帆”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《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等系列文件。

其中,2021年11月工信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到2025年,基本建成高速泛在、集成互联、智能绿色、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,成为建设制造强国、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。随后于2022年3月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包括“八大枢纽、十大集群”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布局,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正式全面启动。

吴琦表示,发展布局新基建,是优结构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,也是补短板、促进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,从中央到地方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,这进一步凸显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补短板中的重要作用。

不过他还指出,目前我国新基建建设仍面临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、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均衡、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有待完善、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。

因此,吴琦建议,地方数字经济发展,一是要因地制宜,因企施策,在全国数字经济总体格局下,立足本地资源禀赋、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,打造差异化优势;二是要数字化转型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发展并重,加快推进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,提升数字治理和政务服务水平,带动数字产业发展;三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,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共享,加强多方数据融合。

新基建大年

多位受访专家表示,随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靴子落地、各地新基建布局加速推进,今年我国或将迎来新基建大年。

4月13日,工信部发布《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》,提出夯实基础设施,针对5G网络、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提出了多个年度目标。目标包括,打造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升级版,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,打造10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,挖掘产线级、车间级典型应用场景,完成5家5G内网或万兆环网升级改造企业示范建设,加快企业外网建设;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,基本完成重庆、山东、浙江、辽宁、江苏、广东等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建设;加快多层次平台建设,遴选2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,培育10个左右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遴选10个左右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
5G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,当前多方正加速释放政策红利,以“适度超前”的节奏推动5G网络建设,三大运营商也随之加大5G布局力度。

以中国移动为例,2022年,中国移动将全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、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力。预计2022年中国移动资本开支1852亿元,其中5G相关资本开支约1100亿元,年底累计开通5G基站达到110万个,实现全国市县城区、乡镇以上连续覆盖,以及重点区域、发达农村、重点物业场所有效覆盖。2022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资本预计开支480亿元。落实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部署,累计投产对外可用IDC机架约45万架;加快布局热点中心云,按需建设边缘云,累计投产云服务器超66万台。

“5G等新基建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升级,并成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因素。”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,“东数西算”是近期被纳入新基建规划的重要内容,也是立足我国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与资源禀赋,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以形成区域发展竞争力,实现全国平衡发展的重要规划。他还表示,我国目前的新基建数字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和亟待提升与完善状态,新基建在我国发展建设经历了规划制订、初步实施与逐步完善、规模化推动等阶段,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的开始节点。新基建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升级,并成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因素。

(来源:中国经营报)


服务时间

working hours

 

周一到周五9:00-18:00

 

加入联盟

Cooperative Alliance


联系人:梁先生

邮箱:secretariat@citsa.org.cn

手机:15810253649

中关村智科服务外包产业联盟

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 Alliance

 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湖国际中心A座14层

电话:+86 15810253649

邮箱:secretariat@citsa.org.cn

 

 

微信公众号

 

友情链接 :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