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持续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

2022-04-07 00:00:00

图为软件园三期。  陈立新 摄

本报讯(记者 张诗)厦门是全国14个软件名城之一,作为省内当之无愧的软件“首强”城市,厦门更是在全省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持续“领跑”。昨日,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、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许文恭做客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,解读最新出台的《厦门市加快推进软件和新兴数字产业发展若干措施》(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。

许文恭介绍,我市十分重视软件业发展,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,每年兑现产业资金近1亿元,持续推动软件业高质量发展。今年3月,针对当前软件业发展的问题,我市对原政策进行优化完善,研究出台了《若干措施》,更精准推动软件名城创新提升。

此外,关于支持新成立的软件企业,《若干措施》也提出了真金白银的补助。例如,对纳统后1年内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,按1%给予奖励;第2年纳入规上软件业的,按上述收入超过部分的0.5%予以奖励,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。这条政策对外地招商企业以及本地企业都是适用的,主要是支持新落地企业快速成长。同时,对在各级赛事中获奖的项目团队(或企业)来厦设立软件企业,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200万元以上的,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创业奖励。

【亮点解读】

3个方面出招

针对软件业当前发展的痛点,《若干措施》从3个方面出实招、解难题。

第一方面:支持增产增效,针对规上软件企业出台了增收奖励和上台阶奖励。其中上台阶奖励细化了营收档次,设置了从5000万元到20亿元的6个档次,精准助推企业做大做强。

第二方面:加强要素保障,主要是加强软件企业金融、人才住房等要素保障。如在政策上率先以软件业为试点,突破产业人才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的年龄门槛,从现行规定的35周岁降低至30周岁。

第三方面:加快前沿领域探索,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元宇宙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5G通信等前沿领域的企业提高奖励额度;对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降低政策营收门槛,加大补短板力度;对从事三维数字空间、虚拟数字人、NFT数字资产等元宇宙企业,奖励标准再上浮20%,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落地。

5个方面支持

《若干措施》共12项扶持条款,从5方面支持软件业发展。

1.培育壮大市场主体。主要是支持新企业加快成长,支持获奖团队来厦创业,支持传统行业企业主辅分离,并加大对软件企业的融资贷款保障。

2.支持企业增产增效。主要是针对规上软件企业出台营收增量奖励和上台阶奖励,推动规上软件业规模壮大。

3.鼓励本地应用场景开放。主要是支持试点示范应用软件开拓市场,助力打造本地典型应用场景。

4.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。主要是支持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、“付费订阅”模式软件发展,加快培育自主可控产业生态。

5.优化产业发展环境。主要是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营和重大产业活动落地,加强软件人才的住房保障。



(来源:厦门晚报)


服务时间

working hours

 

周一到周五9:00-18:00

 

加入联盟

Cooperative Alliance


联系人:梁先生

邮箱:secretariat@citsa.org.cn

手机:15810253649

中关村智科服务外包产业联盟

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 Alliance

 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湖国际中心A座14层

电话:+86 15810253649

邮箱:secretariat@citsa.org.cn

 

 

微信公众号

 

友情链接 : 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